林作新 | 禁用红木

来源:林作新公众号


近日,《家具产业》发了一篇文章:人工林永远替代不了野生林!黄花梨、紫檀人工林的现状与鉴别!


文章大致内容:说人工林由于是人工干预,因此改变了木材的性质,结果是:人工林的密度疏松以及其它木性上的变化。


木材学是一门科学,不能仅靠形容词的描述,要有数据及实证,否则这类商业性的、非专业的文章,只能是误导读者。


我在2014年3月27日去了华南农大,看校园里两棵倒下来的黄花梨,并进行测试,检测的事实如下:


1.人工种植黄花梨,70-80年直径可达70-80公分。

2.心材发育正常,边材(白边)都在30-40公分,心材在40-50公分左右。

3.心材密度0.8g/cm³,和市面上的黄花梨的密度差不多。

但是,我们不能确定市面上的黄花梨是天然野生的,因此不能确定野生黄花梨的密度。


制作家具,木材密度在0.6-0.7g/cm³之间最为合适。0.8g/cm³已经是硬木了,东南亚的红木,海南岛的黄花梨,应该是砍过5-6轮了。

近百年来,野生的红木,应该是没有的。非洲、南美洲等地方的情况就不知道了。


木材商炒作,以提高价格:

——红木成长上千年

——野生的才好


等等,他们这样说,情有可原。不这样说,哪能卖出高价,就像吃野味,也是这样子宣传的。但学者,学术刊物就不能这样子讲了,更不能仅靠形容词来写,什么:木纹如行云流水、质地坚韧缜密,如玉,本色瑰丽动人......写文学散文可以,但写学术文章,必须强调的是数据与实证。


我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间,多次呼吁中国传统家具,不要强调红木,不要用红木,否则这一行业是无以为续的。因为:

——所谓红木5属8类33种,其中29种已被国际禁止砍伐,属濒危物种,禁止贩卖。

——农业社会那种收藏红木家具传子传孙的观念,已被逐渐工业化的社会所摒弃,人们追求时尚与舒适。

——红木家具只是一种文化概念,结果被过度开发了。


当中国强盛的时候,家具讲的是设计,有明式设计。到了满清,只剩下工匠家具,雕刻复杂。但到了今天,设计文人没有了,工匠也少了,只能讲材质,变成了材料家具。


于是出台了红木标准:

——国标:18107,是林业系统为流通行业制定的标准。

——行标:2385标准,是轻工行业为家具产业定立的标准。

搞这些标准,都有各自的目的,对行业不一定有用,他们采标的重点是:

——用材的生物种鉴定;

——木材材质的判定。


而实际上,以树种鉴定代替红木材质判定,在实际操作上是有困难的。

定这些标准本身,就是不合逻辑的,既然其中大部分树种,是国际CITES公约明令禁止砍伐及使用的,那还定什么标准?


今年2021年5月12日,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颁发2021年第1号公告。从6月1日起,不再接受未经出口国海关在出口签注栏注明数量并签字盖章的《公约》附录Ⅱ树木物种允许出口证明书。


简单说,6月1日起,红木用材进口,基本上关闭了大门。这是因为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(COP15),将于今年十月在昆明举办,大会主题为:“生态文明,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”。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,对国际生态安全承担重大的职责。


中国传统家具,或新中式等等,不用红木不行吗?现在市面上的传统家具及新中式,有多少是用《红木》标准中的红木的?各种各样的怪名称都有,禁用红木之后,能不能让这些“隐姓埋名”的木材,还原本身的面目,大大方方、坦诚地和广大消费者见面?

首页
产品
发布求购
厂商
我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