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设计在家具行业已经是深入人心的事情,如火如荼、精彩纷呈。如果我们把目光稍微往回调一下,就会发现,仅仅二十年以前,这块领域还是一如戈壁滩那样的荒原,一片荒芜,相当惨淡。
随着回首,忽然觉得有些小事可以记录下来,或者成为后来茶余饭后咀嚼的干果小菜。
家具展中的设计奖
先谈一个家具展中的设计奖项的事情。
1999年,在上海举办的“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”第一次设立设计奖项。之前,1994年,全国家具展览会也已经举办了这样的活动,但是总得来说,这类活动还是凤毛麟角。奖项初期定名称为“中国家具设计奖”,在2014 年的时候根据发展需要,更名为“中国家具产品创新奖”,沿用至今。
那时,展览会是在虹桥这边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举办,由于第一次在展会中设立,大家对此都十分重视。
评委主席邀请的是当时意大利家具协会的主席罗德瑞奇担当,还有一两个外国的设计师。我们的两位老先生,家具设计界的老前辈,德高望重的张彬渊、胡景初老师也是评委。其后一两届内也维持了这样的格局。
第一次评奖大家不单单是重视,而且还十分认真。几轮下来到最后,评到一等奖即金奖的时候,出现了不同意见。有两家企业的设计作品同时进入最后的决赛,评委意见的基本是一半对一半,难分伯仲。对垒的意见来自两个不同的方向:一是以罗德瑞奇先生为代表的“洋人”,另一拨则是中国本土的专家们。两个企业的作品路线也十分清晰,一家是中国本土味道很浓厚的作品,另一组是北欧风格的作品。
在评委主席罗德瑞奇的坚持下,天平最后向中国风格很强的作品倾斜了,金奖便花落到那一家的院子里。而这边的也很强硬,听说不是第一名,干脆放弃奖项,不要了。
这事情很有意思,基本可以说明从外面看和从里面看,两个不同角度带来的不同观点。对于我们来说,肯定是喜欢“洋”的。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,日本的、欧洲的、美国的,都成为我们热捧的对象,专家百姓都是一样的。家具这时体现的就不仅仅是一件用具了,而是一种文化,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的符号。
“洋评委”们却对那些熟视无睹,毫无感觉。他们对中国文化,对代表中国文化的那些符号情有独钟,极力推崇。这一状况,似乎是很有点“围城”才能解释的逻辑。
二十多年过去,其实,这个不同角度所形成的不同看法,一直到今天还在持续。因为这个题目反复出现,以至我甚至不能够说谁更加正确一点。
在上海展中,我们后来又兴办了另一个奖项“金点奖”,由大名鼎鼎的“红点奖”主席皮特•宙做这个奖的主席主持,他与罗德瑞奇先生虽然不是一个国家的,但是认识往往如出一辙。
如果退一步看这个题目,其实双方都很有道理的。
设计作品应不应该有自己民族的文化元素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那么,在我们设计作品体现一些国际化的元素有错吗?也没有错。所以,这是一个两边都有道理的悖论。
随着时间的前移,特别是全球化的深入,世界互联的加强,国际化元素慢慢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人群,共同认可并共同创造的文化时,这种争执也在慢慢减少。
可以说,设计文化的这两端都是正确的。
我做为金点奖评委执行主席,在展会上,这几年跟在皮特后面走发现,慢慢地他在选择上也不再刻意强调本土元素了。所谓本土的元素,慢慢地也都感觉很国际化,逐步减少了不大和谐的一些突兀,而显得更加顺畅。
设计奖的设立,对于家具行业的创新推动,起了很大的作用。二十多年来,数不清楚的设计师和企业从这里拿到奖项,更由此出发,走向更广阔的创新天地。朱小杰的澳珀这年拿的银奖,他在后来的设计奖中脱颖而出,毫无争议的夺取了金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