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作新 | 学习韦格纳的理念与精神

来源:林作新

 

几年前我在一个微信群聊中提起北欧的许多设计,是源自于中国的明式家具,居然引起一些所谓的设计师的质疑,他们觉得不可思议。

 

我们的所谓的设计师,一直以来,开口意大利,闭口北欧。说某些欧洲的设计源自于中国,他们一下子坍塌了。

 

然而现实就像一支利箭,无情地射穿了他们的幻想的纱窗。老友苏垣和曹新民写了一篇文章:从丹麦“中式圈椅”说“新中式”如何创新发展。

 

文中讲到丹麦的设计大师汉斯·韦格纳如何将中国46张传统设计的椅子,以五分之一的比例,一张一张的做出来,从中学习中国设计的精髓,然后再重新设计。

 

我在很多年前就说了,北欧的设计师,对中国明式设计是经过了双重转换:东方——西方,古代——现代。他们比中国人的重新设计还困难,中国人只要:古代——现代。

 

这样一个转换就可以了,因为明式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东西。然而我们的设计师,有几个人切切实实地将我们的传统家具亲手做一遍,从中深切体会其中的精髓的?

 

不要小看这个做样品的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个线条,不是画的,是做出来的,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。

 

明式家具本身在设计上,太简洁了。道家的那种“大道至简”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。因此韦格纳一开始觉得要“改造”太难了,可以修改的空间非常有限。

 

其实那不是修改,也不是改造,那是上面说的双重转换。他必须将东方的文化转换成西方文化,也必须将古代(生活方式)转换成现代的生活方式。

 

他将红木改为欧洲的榉木、橡木(而不是像今天的中国人那样,满世界去砍红木),座垫改软包或棕绳等等材料的转换。

 

从东方的转换成西方的东西,我想他没有太多的难度,他本身就是西方人,可以用西方人的视角去看东方的东西。

 

其实这恰恰是他的一个优势,只要经过这一转换,他就获得了某种创新,比中国人多一层困难,反而更有利于创新。

 

但从古代到现代,由于他不懂得中国的历史文化,就比较费劲了。

 

 

 

于是“经过不懈努力,终于找到了突破口。在传统圈椅的两根前脚之间的下部,有一根横木,即脚踏枨。然而当就坐者身体前倾时,尤其是从椅子上起身时,会觉得脚踏枨很碍脚,于是韦格纳就把这根横木上移到了椅腿的上部,靠近座面的位置。这是韦格纳在设计“中式圈椅”时的一个创新。”

 

其实这脚踏枨还有一个叫法:“托泥”,虽然中国人在很早以前就懂得做地砖,所谓“秦砖汉瓦”。但也仅供帝王将相使用,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。椅子四只脚,在泥地上容易陷进去,因此椅子底部由四根横木围起来。接触面大了,椅子可以平稳地在泥地面上。

 

到一九四三年的欧洲,普通老百姓的家里即使没有地砖、木地板,也有水泥地。因此“托泥”失去了它的实用意义,去掉是合理的。

 

至于说是因为人体工学的考虑,那也未必。韦格纳的时代,还没有人体工学的说法,可能他也观察到:“人从座椅上起身时,小腿向后收拢,才会起到支撑作用,人才能从椅子上起身。”

 

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是因为这样才去掉托泥,然后在靠近坐面的位置加一支横木。

 

 

 

1943年,1944年他的“中式圈椅”都没有这支横木,而是把前后枨加大,加固椅腿。1949年的“y”字椅,以及1952年的牛角椅,才在四周加横木以加固椅脚。而最著名的“总统椅”,也没有加横木,只是加大横枨。

 

 

 

韦格纳就是一个工匠,没有那么多学理,他继承了明式的简约与造型,然后以他复制过大量的中国传统家具的经验、以他的工匠精神,去改造中国的圈椅,以适应现代的北欧人的生活方式。

 

于是他设计出了享誉世界的“中国椅”。

 

 


我们今天的新中式,还有许多椅子,甚至沙发的造型,脚底下还有一圈横木(脚踏枨,托泥),不知道为了什么?在脚底下加一个木框,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,如果地面不是非常平坦的,椅子反而不稳。这是食古不化,与韦格纳的理念与精神相反,没有去适应现代。

 

新中式的设计,不妨学学韦格纳的理念与精神。

中式家具 韦格纳
首页
产品
发布求购
厂商
我的